在過去的6年間,幾乎每屆北京車展,出現(xiàn)在一汽集團展臺的整車都是外形相差不大的奔騰系列、夏利系列、威志系列等“熟面孔”;
如果一汽自主品牌繼續(xù)以“熟面孔”來展示給觀眾,給消費者,那么,長安集團、北汽集團憑借在自主研發(fā)、新能源汽車方面的優(yōu)勢將對一汽構(gòu)成巨大威脅,一汽現(xiàn)有的“三汽”地位也或?qū)⒉槐!?nbsp;
由于歷史和現(xiàn)實的原因,國內(nèi)的車展,不僅僅是“汽車的展覽”,還有“汽車工業(yè)展”的名頭。因此,每屆北京車展,往往還被視為汽車工業(yè)的成就展,各大汽車公司當然要使出看家本領,拿出最好、最新的產(chǎn)品來首都“做匯報”。
今年,一汽集團超大的展臺吸引著眾多參觀者,但一汽自主產(chǎn)品中的“熟面孔”與超大展臺、與“最好、最新”總有那么一些不匹配,讓很多觀眾乘興而來,敗興而歸。還有長安集團和北汽集團在展館和市場上的出色表現(xiàn),令人們?yōu)橐黄瘓F捏一把汗!
熟面孔
車展觀眾日期間,中國經(jīng)濟網(wǎng)汽車記者曾多次到訪一汽集團展臺:約九成以上的參觀者集中在占整個一汽展臺四分之一面積的紅旗品牌展區(qū),駐足觀看陳列在舞臺中央的紅旗L5。而一汽夏利、奔騰、歐朗以及藍途新能源技術所在的另四分之三展區(qū)則“門可羅雀”,少有人問津。這些“熟面孔”,與當前一汽自主品牌的市場境遇恰巧“交相呼應”。

今年北京車展期間,駐足觀看紅旗L5的觀眾絡繹不絕(中國經(jīng)濟網(wǎng) 記者 朱津津 攝)


北京車展觀眾日期間,一汽集團展臺約九成以上的參觀者集中在占整個一汽展臺四分之一面積的紅旗品牌展區(qū),駐足觀看陳列在舞臺中央的紅旗L5。而一汽夏利、奔騰、歐朗以及藍途新能源技術所在的另四分之三展區(qū)則“門可羅雀”,少有人問津。(中國經(jīng)濟網(wǎng) 記者 朱津津 攝)
紅旗展區(qū)展出了售價高達500萬元的L5和紅旗H7四驅(qū)、H7藍圖、H7 PHEV四款車型。在采訪中,中國經(jīng)濟網(wǎng)汽車切身感受到,多數(shù)觀眾是懷著民族自豪感來“瞻望”紅旗品牌的。一位參觀者坦言,“紅旗H7外形、空間都很喜歡,但是定價太高”,“紅旗L5起售價高達500萬元,什么樣的人才能買得起呢”?幾句簡單的話語,反映出紅旗不接地氣的市場定位,這也許是阻礙紅旗品牌發(fā)展的重要原因。

4月25日上午9時許,一汽展臺已經(jīng)開始接待觀眾,整個展臺最核心的展品——紅旗L5徐徐轉(zhuǎn)起,有觀眾驚奇地注意到:一塊用來擦車的抹布仍留在高達500萬元的紅旗L5右前輪胎上,好不扎眼…… (中國經(jīng)濟網(wǎng) 記者 張宇星 攝 )
那么,能夠“接地氣”的呢?奔騰新款B70、改款X80、B50、B50純電動、B90,天津一汽T012、全新夏利N5、夏利N7、威志V5、威志V5 純電動;歐朗兩廂、歐朗純電動和森雅S80等十余款一汽自主品牌車型錯落有致地擺放在一汽展臺上,或許是缺少令人眼前一亮的新車型,或許是新技術不夠吸引人,亦或許缺少那份對品牌的喜愛和忠實,奔騰、夏利、歐朗的人氣明顯不及紅旗。
自主品牌發(fā)展乏力,產(chǎn)品缺少推陳出新,直接導致近幾年一汽集團自主品牌銷量被東風集團超越,屈居行業(yè)第三。為此,中國經(jīng)濟網(wǎng)汽車將一汽近幾屆北京車展參展車型進行回顧和梳理,個中原因或能呈現(xiàn):
在2012年的北京車展上,天津一汽威志V5、天津一汽小型SUV T012、奔騰B90、夏利N5、奔騰B50、奔騰B50插電式混動車、奔騰B70、奔騰B70混動車,以及E-coo和E-wing純電動概念車同時亮相一汽展臺。
在2010年的北京車展上,一汽集團展出了奔騰B70、佳寶V70、森雅S80、夏利N5、威姿V1以及另外兩款局改車型TFC-H2、TFC-C2等。
在2008年的北京車展上,基于奔騰平臺打造的中高級轎車——一汽奔騰B50、奔騰B70 HEV首次公開亮相。奔騰B70、天津一汽TFC-M1、TFC-M2、TFC-H1、TFC-W new四款精品小車等12款新車參展。
由此可見,在過去的6年間,幾乎每屆北京車展,出現(xiàn)在一汽集團展臺的整車都是外形相差不大的奔騰系列、夏利系列、威志系列等,盡管一汽也在苦心鉆研新能源技術,但是奔騰B50插電式混動車、奔騰B70混動車、奔騰B50純電動、威志V5 純電動等外觀與傳統(tǒng)動力車大致相似甚至一模一樣;新款奔騰B70與老款相比,僅是車身尺寸加長,動力增強,其他參數(shù)均無太大變化;在小型車市場銷量一年不如一年的夏利N3外觀設計甚至一成不變,至今仍給人“不上檔次”印象……
觀眾看車展看的是一個“新”字,如果一個品牌無法帶給觀眾創(chuàng)新的視覺和感官體驗,誰又會停下腳步觀賞您的展臺呢?更甭提選購您的產(chǎn)品了。
追趕者
在過去的幾年間,自詡為“共和國長子”的一汽,不但丟掉汽車產(chǎn)銷量的“第一”,而且連“第二”也沒保住;且由于與上汽和東風的差距越來越大,被業(yè)內(nèi)稱為“三汽”,甚至是“小三”。但是,乘聯(lián)會的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3月,一汽集團銷量28.21萬輛,長安集團銷量為25.18萬輛,北汽集團銷量22.53萬輛。顯然,“后來者”北汽和長安追趕一汽搶“第三”的攻勢愈發(fā)迅猛。
歷史地看,北汽集團和長安集團的綜合實力的確難以與一汽集團媲美。在2008年的北京車展上,北汽集團展出車型有beijing700概念車、勇士、福田傳奇、迷迪、B40、B50、B60、beijing800概念車等。長安集團展臺有首款自主品牌中級車志翔、奔奔、長安V101和長安V801兩款量產(chǎn)概念車。與一汽集團的“高大上”相比,無論是車子外觀還是研發(fā)技術水平或者是參展整車數(shù)量,北汽和長安都還不是能與“共和國長子”抗衡的對手。
6年之后的2014年北京車展上,與一汽集團展臺緊緊相鄰的北汽集團展臺上,第二款基于薩博平臺生產(chǎn)的自主緊湊型轎車紳寶D50,流暢的車身設計、精細的做工幾乎可與不少合資品牌車型搶市場。北汽新能源技術底盤、雙切割車、零部件核心動力系統(tǒng)、碳纖維輕量化車身等核心技術同樣令人驚嘆。

北京車展期間,北汽集團展臺展出的新車型紳寶D50(中國經(jīng)濟網(wǎng) 記者 朱津津 攝)
而長安集團在2014年北京車展上發(fā)布重磅SUV車型——CS75,此車搭載了諸多智能化配置,如智能泊車系統(tǒng)、右側(cè)盲區(qū)監(jiān)測系統(tǒng)、車身穩(wěn)定控制系統(tǒng)……整體性能絲毫不輸給合資品牌。一汽奔騰X80和S80兩款SUV雖然市場銷量還算不錯,但是無論是內(nèi)飾做工或者是智能配置都難與長安CS75、哈佛H6相比較,其中X80落伍的中控臺以及車身通過性更是受到來自消費者的詬病。
再看奔騰系列所在的中級車市場, 2014年3月,在自主品牌轎車A級車銷量排名中,長安逸動憑借13255輛的銷量遠遠超過奔騰B50。2014年3月自主品牌轎車B/C級車銷量排名顯示,長安睿騁銷量為782輛,奔騰B90落在其后,銷量為457輛(據(jù)《選車網(wǎng)》數(shù)據(jù))。
在2014北京車展上,一汽集團董事長徐建一發(fā)布一汽新能源戰(zhàn)略:“到2020年,實現(xiàn)6個新能源整車平臺、16款車型全系列產(chǎn)業(yè)化準備;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15%以上,在自主新能源汽車中具有領先的技術優(yōu)勢和市場優(yōu)勢”,并宣布奔騰B50-PHEV、B50-EV、威志-EV、歐朗-EV四款新能源車型上市。
就在此時,北汽純電動汽車E150EV已經(jīng)作為出租車在北京示范運營了兩年之久,并進入北京新能源汽車補貼目錄,準備攻占私人市場,北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也應運而生。
如果一汽自主品牌繼續(xù)以“熟面孔”來展示給觀眾,給消費者,那么,長安集團、北汽集團憑借在自主研發(fā)、新能源汽車方面的優(yōu)勢將對一汽構(gòu)成巨大威脅,一汽現(xiàn)有的“三汽”地位也或?qū)⒉槐!?nbsp;(中國經(jīng)濟網(wǎng)汽車 原創(chuàng)報道組)